广东为什么把商店叫做士多店?
受历史影响,粤语中很多词汇都是由外语读音直译而来,其中受英语音响最多,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,来源英语的粤语词汇:
store (士多) bus(巴士) taxt(的士) spanner(士巴拿) ball(波) jelly(啫喱) sandwich(三文治) toast(多士) tart(挞) cream(忌廉) chocolate(朱古力) cherry(车厘子) tips(贴士) gay(基) bow tie(煲呔) smart(时髦) ……
另外,英语中也有不少单词是粤语直接翻译过去的,简单列举一些:
荔枝(litchi) 镬、锅(wok) 麻将(mahjong) chow mein(炒面) 点心(dimsum) 饮茶(yumcha) 台风(typhoon) 功夫(kungfu) 师傅(sifu) 捞面(lomein) 茄汁(catsup) 龙眼(longan) 白菜(bukchoy) 北京大学(Peking University) 清华大学(Tsinghua University) ……
还有很多就不作列举了,普通话的就另说了,有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。
在我前几次去广东的时候,也发现了这个问题,在广东的街头有很多“士多店”,我也看到了很多“喜士多”。
只要是英文很好的人,我相信,看一眼“士多店”就知道这是英文直接音译过来的。
但是“喜士多”呢?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着我。
“士多店”是一个舶来词:中国的舶来词有很多,随便可以举出几个例子。比如咖啡,是从英文单词“Coffee”直接音译过来。比如沙发,英文单词是“Sofa”,比如苏打,英文单词是“Soda”.....他们都是直接从英文的发音音译过来,变成了一个中国词。
而“士多”也是一样。商店这个单词在英文里,是“store”,发音就雷同于“士多”。所以广东很多商店就叫做“士多店”。
为什么只有广东叫做“士多店”呢?这是和经济分不开的,广东是我们出口外贸的先驱,跟国外一直有密切的经济往来,所以受国外的文化,国外语言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,舶来词登陆中国时,往往都是先登陆广东。
并且广东离香港比较近,与香港的语言也是相同的,“士多店”最早是在香港出现的,广东自然很容易就受到了香港的影响。
“喜士多”又是怎么回事?首先,“喜士多”听起来就像喜事多,听起来非常吉利。广东地区一直以来对这些方面比较讲究,这个名字听起来会让人更舒服,更吉利。但是,这个词的来历不那么简单,它也是一个舶来词,一个有变样的舶来词。
“喜士多”多是便利店,便利店的英文单词是“Convenience Store”,很多人简写成“C-store”,而这个简写的英文词,直接音译就是“喜士多”了。所以说“喜士多”就是便利店的意思。
现在清楚了吗?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更多亲身游记和旅行干货,欢迎点击右上角,关注“王不宇在欧洲”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